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彭蕙仙》成名,千萬別趁早 2018年03月20日 中國時報


他在文中提到,有一種老年人在青年時代曾有過一番驚天動地的作為,但是到了老年,落伍了,酸勁卻還忒大,這段敘述實在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李敖自己。

張愛玲曾說:「成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但太早成名,人生接下來要做什麼?提當年勇?會被人笑沒出息,午夜夢迴,自己肯定也會覺得沒意思;繼續創新、突破?哪來那麼多本事?甚至,若是成了〈傷仲永〉所說的景況,英雄出少年後停止進步,光會吃老本,最後江郎才盡,炫爛歸於平凡、平庸,那就更慘了。
1957年,22歲的李敖在《自由中國》發表〈從胡適文存說起〉一文,引起了胡適高度注意與肯定;1964年,李敖出版《傳統下的獨白》一書;1979年出版《獨白下的傳統》。
李敖一生出書120部,2012年,77歲的他出版的第1本自選集,以《傳統下的獨白》為名,可以想像,經過了將近50年,他對這本最早的著作仍然念念不忘,或許不少讀者也是如此吧。
知名的文化評論家楊渡認為1970年代的李敖是當時的一種傳奇,1970年代的台灣年輕人大概很難不受到李敖的影響;香港知名的文化評論家梁文道在2017年提出的「改革開放30年的30本書」中,《獨白下的傳統》是唯一一本來自台灣作家的著作。
老實說,較之後來李敖自己十分得意的情色小說,或是時事針砭、人物臧否、回憶錄、風流自傳,甚至還趕搭上網路文學熱潮的著作等,儘管內容直白大膽、用詞酸冽,但是思想的濃度已明顯遭到稀釋,只能說創見有限、情緒泛濫。
李敖1961年在《文星雜誌》發表了〈老年人和棒子〉一文,被認為是揭開了台灣60年代「文化論戰」的序幕。然而此文除了西化與傳統之間的論辯,其實李敖也有意凸顯世代間的矛盾。
他在文中提到,有一種老年人在青年時代曾有過一番驚天動地的作為,但是到了老年,落伍了,酸勁卻還忒大,這段敘述實在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李敖自己。他還在文中說:「我們應該進一步問自己道:『我們該用什麼法子才可使我們的精神到老還是進取創造的呢?我們應該怎麼預備做一個白頭的新人物呢?』」這是青年時代的李敖給自己的提醒,可見他很早就意識到一生維持創新是多麼不容易。
確實如此!否則也不會有句話說「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晚來的成功或許更為雋永。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65歲;甚至在科學界,人們感嘆諾貝爾物理學的得獎者越來越大器晚成:20世紀的前50年,諾貝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是56歲,進入21世紀之後,得主通常將近70歲。其實,在高齡化的時代,大家都會活很久,所以老來發達比較保險些,起碼這樣就不會被人拿著放大鏡挑剔你說:「公自平生懷直氣,誰能晚節負初心?」成名,千萬別趁早!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