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不拚履歷拚人生 2017年10月03日 葉家興 (中國時報)

最近台灣《商業周刊》以「18歲開始拚履歷」為封面故事,以斗大字體宣稱「這是一個很早就學會精打細算,提早賺錢的務實世代。」遺憾的是,這種說法再次反映「大人們」的偏見,不僅簡化、標籤化年輕世代......

9月開學,各大學迎來一批充滿活力朝氣的新鮮人。香港中文大學4000位左右的新生中,有來自20多國約600位非本地生,其中也包含60多位來自台灣各知名高中的新血輪。
18歲的台灣同學離開自己的主場,從國語作為主要語言的場域到英語和粵語充斥的環境,當然也需要一小段的適應過程。不過,與他們遠大的目標相比,這個問題小到可以忽略。
他們的目標是什麼,夢想在哪裡?最近台灣《商業周刊》以「18歲開始拚履歷」為封面故事,以斗大字體宣稱「這是一個很早就學會精打細算,提早賺錢的務實世代。」遺憾的是,這種說法再次反映「大人們」的偏見,不僅簡化、標籤化年輕世代,對既得利益抱殘守缺,欠缺對核心因素的深層思考,更不見對台灣大環境的真誠反思與嚴厲批判。
你可以說到外地工作是為了賺錢,但年紀輕輕離鄉背井,離開父母照料下「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舒適生活,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而吃各種不足為人道的苦頭,背後的原因絕不只是為了賺更多錢。最近Youtube網上一個廣為流傳的簡短演講,或許更好說明了年輕人的選擇。
演講題為〈教育的意義〉,長度不過13分鐘,結束時卻讓人們熱淚盈眶。演講中,培訓過15萬人以上的英語老師董仲蠡,動容地闡述了教育是為提高對生命的感受力,從而認知自己,不斷升級,並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因此我們才可以掌握個人的命運,創造國家的未來。
當台灣的家鄉充斥著近親繁殖、故步自封,類似液態空氣的惰性同溫層,年輕人不可能從其中找到什麼養分,提升對人生的感受力。當上一代都在自嗨,而自嗨妨礙進步,年輕人只能把出走當義務,以呼應心靈深處「野性的呼喚」。在開放的舞台揮灑,你才能避免30年後淪為一樣自嗨的老人。
英國牛津大學的高汀(Ian Goldin)教授在新書《探索時代:航行新文藝復興時代的風險與報酬》中,也呼籲年輕人要勇於出走,尋找新文藝復興時代的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時代,因為新大陸的發現、絲路的貿易與輩出的天才,讓世界無論在政治、經濟與觀念上都得以空前地串連在一起。當時位居義大利中心的佛羅倫斯是貿易與文化重鎮,也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即使在今日全球化年代,高汀認為「技藝」(craft)與「集中」(concentration)仍將催生新時代的佛羅倫斯。「技藝」是技術、專長,常與一個特定地點結合在一起;「集中」則意指,如果你還未找到自己的熱情與專長,就往世界最大或正在成長中的城市前去。在那裡人才濟濟,自己也能透過環境影響找到熱情並發揮所長。
新文藝復興時代的佛羅倫斯在哪裡?高汀沒有確切的答案,不過愈來愈多台灣年輕人到外地尋找舞台,或許說明了台灣成為舞台中心的機會正在流失。(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