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语文课堂不妨“慢”一点 郑光程

我还考察过西欧、北欧、香港、台湾和大陆很多地方的教育,在一些学校也借班上过课。就语文教学而言,台湾的课堂给我冲击甚大。“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台湾语文课堂就是真正“慢”的课堂,自然、和谐、原生态。


语文课堂不妨“慢”一点

浏览:134 作者: 来源: 时间:2017-05-18 分类:教师论文
语文课堂不妨一点http://www.lqzx1937.com/newsdetail00_9036.html 
郑光程
摘要:现在很多教师上课都推崇快节奏、大容量的模式。但“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有在下一个路口等待的宽容,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慢”功夫长时间浸润,完成三维目标需要时间和引领,我们的课堂也不妨“慢”一点。具体要做到:“以学定教”,注重课堂生成,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全方位挖掘教材文本的内涵以扩充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克服选编教材时一厢情愿的急功近利做法;高考命题者适当更新理念,引导学生重视文本积累。

教了半辈子语文,情感派、大语文教学流派、导读派、思维派、管理派、语感派、目标教学派、快速阅读派、快速写作派等各具特色的语文教学流派都有所了解。我还考察过西欧、北欧、香港、台湾和大陆很多地方的教育,在一些学校也借班上过课。就语文教学而言,台湾的课堂给我冲击甚大。“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台湾语文课堂就是真正“慢”的课堂,自然、和谐、原生态。
台北市立丽山高中徐茂玮老师上《醉翁亭记》就是一个“慢” 的典型。解题后,老师先让学生自学介绍作者部分的文字,甚至让学生请出“谷(歌)老师”查清何为“六一居士”、“朋党”,弄明白后,才叫学生齐读全文,继而进入第一段的学习,徐老师用投影打出四个问题:文辞精练,是不是?请举例;请注意其叙述方式、顺序、逻辑、艺术效果;请注意句子的衔接、文气;第一段用了9个“也”字、5个“者”字、4个“而”字,烦不烦?
围绕这四个问题,徐老师通过启发引导进行生生、师生、生本之间充分的对话探讨,最后由一位学生口译全段,其过程不急不躁,一个问题不理解透彻绝不轻易进入下一个环节。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老师简要点评,每次讲解都力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思考、鉴赏,在一环接一环的活动中学生轻松愉悦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当下课铃响起时,我们才惊觉徐老师用了整整50分钟的时间,只引导学生基本完成了一个文段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节奏何其“慢”啊!但大部分学生的收获是满满的。
徐老师的“慢”课在台湾带有共性。回过头来看自身,我发现很多教师上公开课的时候,大多推崇快节奏、大容量的模式。不论什么课,都想在一节课内就全讲完。甚至还要加以拓展。节奏非常快!容量非常大!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漂亮”地完成设定的任务,授课老师往往只提问几个“靠得住”的学生,上课时只要有一个学生答对了,就马上转到另一个问题的学习上,致使整节课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这样的课,快则快矣,大则大矣,只是很多名篇中内蕴的语言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营养汁液就因此而流失了。
由此我想,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好语文,我们的课堂也不妨“慢”一点。原因如下:
一、“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有在下一个路口等待的宽容
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差异,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宝岛的“慢”课堂其根在于心中有“人”。台湾《教育基本法》第三条规定:“教育之实施,应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之原则,以人文精神及科学方法,尊重人性价值,致力开发个人潜能,培养群性,协助个人追求自我实现”。为能落实这一教育追求,台湾教育行政团队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有效支持和增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学校工作一切围着“人”转,时时处处爱护人、关心人、服务人。我们天天讲“以人为本”,“一个都不能少”,“教师要有在下一个路口等待的宽容”,当学生学习出现阻碍时,教学节奏肯定就得慢下来。
二、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慢”功夫长时间浸润
台湾高中各年级每个学期语文课只需要学习14个教学篇目,其中古诗文占一半强。以每个学期20周来计算,每周还用不着完成一个篇目,因而教学课时充足,可以精雕细琢。而我们呢?以汕头市为例,高一第一学期要完成粤教版必修教材两册、《潮汕文学读本》一册、《论语选读》半册。教与学之紧张可想而知。大家都清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时间的浸润。我们把太多的东西放到中学课堂里,想要让我们的学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初衷是美好的,但“欲速则不达”,负担太重,很多东西只能是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学过之后,真正能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并没有多少。反观台湾的学生,仅有的几篇现代文可以学得深入透彻,不多的几篇古诗文更可以进行精打细磨,尽情拓展,学得非常扎实。正因为如此,台湾学生在学完高中之后文言文的知识就有了相当的积累,说话写文章也会直接受到影响,文字的风格明显典雅。
三、完成新课标的三维目标需要时间和引领
当前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在具体操作中,“知识与技能”容易得到重视,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往往被忽视了。
1、享受学习的过程需要时间
学习新知要经过一个提高、享受的过程。台湾兰阳女子高中有一种课例:“歌行——当文学与舞蹈谈起了唐诗”,要由国文、音乐、舞蹈老师共同指导两班学生完成。这实际上是国文与音乐、舞蹈跨越学科整合教学的尝试。其操作过程为:教师引导国文资优班的学生阅读唐诗,对唐诗进行重新解构,根据其意境写成新诗;再由舞蹈资优班的同学配上背景音乐,编成舞蹈,用身体造型表现出来。学生对诗歌精彩的重构,表演者妙曼的舞姿,都让我们赞叹不已。演绎的结果无疑是精彩的,但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岂可以节数计?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如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名存实亡,必然影响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而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为第三维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载体。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挖掘、引导。《报任安书》表现了司马迁为了理想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自尊自爱,为了理想坚持不懈,刻苦向前。学习《定风波》时,可以启发学生理解旷达超脱的胸襟、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学习《陈情表》时,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体悟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语文课堂的“慢”是教学制度的必要,也是教学过程的必须,更是教学思维的必然。那么,这种“慢”需要我们怎么做?
其一,施教者当“以学定教”,注重课堂生成,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当今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等已然成了教师教学表演的舞台而非学生提升素质的场所。讲授篇幅再长的文章,都可以“切筋断臂”地选讲以使能在一课时的自我限定内完成教学。似乎不如此,无以展示教师之能力。
洋洋万字有余的文本,人物形象之精致、思想情感之细腻、文学意蕴之丰富、社会教化之警辟、写作手法之独到,可谈该讲能议须论者不亦众乎?岂是学生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深深理解体悟完毕的?没有深度的文字耕犁,种不出饱实的思想谷粒。预设好、赶节奏的语文课只能说是服务于听课老师,而非服务于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正因如此,学生不喜欢语文,个中原因涉及方方面面,自非一二言语可述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教师为追求所谓课堂的完整和教学进度而一力求快,学生的理解完全来自教师的告知,自己的解读立场得不到完整的表达有莫大的关联。
江苏省南通市小学语文特色学校发展论坛活动中,海安实验小学《品江南》主题阅读课上有一细节值得玩味。
在引导学生品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教师向学生提问:“诗人在简短的词句中仅仅说到了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他回忆的仅仅是江南的风景吗?”学生有说忆朋友的,有说忆及那一段生活的,偏偏有个男生说作者是在想念美丽的江南姑娘。面对这很“意外”的回答,执教者不置可否,一笑而过,继续完成他设定中的教学流程。
毋庸置疑,学生的回答是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这理解也有合理性(白居易在《忆江南•江南忆》中写道:“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很明显的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预设这个问题,突然面对时,为了“高效率”就只好消极对待了。这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自尊心的刺痛。长此以往,势必掐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须知文本解读乃至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注重的是展现个人的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生的见解“脱轨”的情况下,老师要做的是抓住这临时生成的意外,启发思辨,上出课堂的另一种精彩。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即独立活动时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一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它是一段潜在的空白,这段潜在空白的填补程度是衡量教学有效程度的重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漠视、放弃这段潜在空白的存在,只站在自身立场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已有的阅读、教学经验来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而对学生的起点、经验、兴趣、感受、储备、需要等因素以及学生间的差异考虑不足甚至不加考虑,那么,教学过程大多低效甚至无效。
鉴于此,以生为本,将教学立场的天平由教师向学生倾斜,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放慢教学的脚步,多给学生体悟文本的时间。语文教学的目的以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会在饭后散步的悠闲而非早期赶集的匆忙中得到实现。
其二,教师当全方位挖掘教材文本的内涵以扩充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
语文教材文本是我们向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基本的载体。全方位地挖掘教材文本的教育内涵以扩充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以“大语文”的观念适当地“辐射”,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强化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着极大的意义。做法包括:
1、介绍作品。是把学生的眼光从课内引向课外,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如讲解《石壕吏》时,可以拓展介绍《潼关吏》《新安吏》以及“三别”,毕竟前者突出吏治之暴,后者重乎民别之惨,两者相依相证,凸显史诗之实质。
2、多向评价。如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可以提出并引导学生得出:本文可用来阐释“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忠言不一定要逆耳”、“感情影响着对事物的认知”、“想听真话不容易”、“要善于倾听”等观点。
3、连点成线。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把“点”连成“线”。有如学生学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苏轼的《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后,老师就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总结介绍一下中国古代“贬官文化”的现象及原因。
4、见缝插针。在讲解中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如讲《鸿门宴》的“向坐”时,便可介绍古代座次的排列秩序乃至住宅坐向的相关常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文化视野,还传达了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其三,教材编写者要克服选编教材时一厢情愿的急功近利做法
语文教材的编制,关乎众多学子的切实利益,事关重大。
当前,大陆的语文教材有必修和选修之分。以粤教版语文为例,必修五册,选修十三册。必修教材,所有学校必须教授,选修教材,可以自选至少八册,再加上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如此教学内容,学生负担太重。出发点是好的,但难免有急功近利之嫌。
相较之下,台湾教材编排的思路相对务实。台湾高中国文教材每学期一册,容量为每册十四篇左右,思路上很是重视古文学习,注重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材文本——尤其是文言文——的注释极其详尽。教材编制者为教师编写的《教师手册》按教学重点、题解参考资料、作者参考资料、语文天地、课文鉴赏、课文深究、问题讨论参考解答、课外延伸学习八个方面尽力搜罗了词句解释、古今评论等与教材文本相关的所有众多资料。教材文本少,参考资料多,教学课时足,故而,教师完全可以用五、六课时来完成每篇教材文本的精细教学。授之精细,学之深透。自是教学之功,但难道没有教材编制者的苦劳?
其四,高考命题者须适当更新理念,引导学生重视文本积累
高考在大陆的准确称呼是全国普通高中统一招生考试,在台湾则称为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称呼有异,命题理念有所不同。
为了防止作弊,规避猜题押题,大陆的高考语文命题考课内文本的只有几道名句默写而已。在浮躁的功利心理驱使下,很多教师不重视课内名篇的深入探究,学生也时常诘问:“高考又不考,学它作甚?”
相比之,台湾的大学入学测验试题往往在注重能力提升的同时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把考查标准定位于命题比例一三一的常识积累、基础迁移、能力运用三等。其中,常识积累和基础迁移都侧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考查。这就很好地引导学生注重教材文本的知识积累,此后再以此为跳板作能力运用的跳跃。这才符合“知——懂——用”循序渐进的格物致知规则。下引数例为证:
第一,(2006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语文学科能力测验试题•选择题17)下列针对古文名篇内容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苏洵《六国论》藉论六国赂秦之弊,讽谕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苏轼《前赤壁赋》藉变与不变之辩证,表现作者通达的人生观。
C)韩愈《师说》藉赠文李蟠的机会,批判时人一味崇尚佛老的风气。
D)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藉“始得”二字,表现作者初次寻得心灵寄托的喜悦感受。
E)顾炎武《廉耻》藉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寄寓作者对易代之际,士人变节的感慨。
第二,(2008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语文学科能力测验试题•选择题8)沈德潜《说诗晬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诗,如见其忧国伤时。”□□中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
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D)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
第三,(2014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语文学科能力测验试题•非选择题二)言语交际过程中,常见运用“谦逊原则”,尽量降低姿态,不彰显自己,例如:“小弟不才,能力有限,请多包涵”。但基于某些目的,也可能刻意不采取这项原则。请就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文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作分析:①列出并简要说明文中何处运用“谦逊原则”?何处刻意彰显自己,不采取“谦逊原则”?②文中运用“谦逊原则”的同时,又刻意不采取“谦逊原则”,目的为何?(要求:答案合计约250-300字)
这样的试题,不精研文本,单靠猜押,难道可以应付自如?退一步说,即使准备到了,但掌握了这些知识,不也达到了传播古代文化的目的了吗?

参考文献:
1、顾德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8
2、崔相录.精致教育  灼灼其华[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吴卫新.学生立场:以学定教的原点[J].中学语文2013年第3期
4、刘剑华.“跑偏”的课堂回答[N].中国教育报2015年6月12日第12版
5、吴颖民.杏坛木棉树[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6、2006年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题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7cafa01000bkj.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