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社論》年金要改 汙名化軍公教要抗議 2016/9/2 中國時報




我們支持政府推動年金改革,但我們支持這場抗爭的主要訴求,這個訴求不是反改革,「尊嚴原則」正是年金改革成敗的關鍵。

部分現職與退休軍公教人員9月3日將以「反汙名、要尊嚴」為訴求,走上凱達格蘭大道示威,這是中華民國歷史首次。國家財政困難、退休年金制度混亂、所得替代率不公都是事實,我們支持政府推動年金改革,但我們支持這場抗爭的主要訴求,這個訴求不是反改革,「尊嚴原則」正是年金改革成敗的關鍵。
正如同蔡英文總統強調的,年金改革絕對不是「鼓勵一群人去鬥爭另一群人」,蔡總統也說改革不應該遲疑也不可以躁進。這是總統應有的高度,不幸的是,總統的談話正好反映出了當前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年金改革恰恰是「鼓勵一群人去鬥爭另一群人」,而且在國民黨政府遲疑退縮、未竟其功後,民進黨政府更以躁進的急行軍步調進行。
影響所及,一些人連年金制度的來龍去脈、改革的理念、目標、應改革的內涵等都還搞不清楚,就當成政治運動來推動,「汙名化」是最有效的手段。因而我們看到電視名嘴與網路酸民,用扭曲不實而且誇大的資訊當成武器,毫不留情地打擊、踐踏軍公教的尊嚴,讓一輩子盡忠職守的軍公教人員真是情何以堪。這是什麼改革?這根本就是荒謬的鬥爭。
年金改革議題是從2012年開始受到高度矚目,當年傳出勞保未來幾年可能出現破產危機,連帶引起政府各類退休保險及年金政策是否偏厚特定職業,及在不同的年金制度之下,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是否公平的議題。
職業不分貴賤,所有職業都必須受到政府的公平對待。照理說,年金及保險應該由勞資雙方共同承擔,政府只負責督導,不該有政府補助不公的問題;同理,年金所得替代率的高或低,應該也是受雇者自主選擇不同負擔方式的結果。然而,政府本身就是軍公教人員的雇主,因而造成政府的雇主角色與補貼角色遭到混淆及誤解,有些人甚至把政府的雇主負擔當成了是對於軍公教人員的補貼,因而產生誤會。除此之外,世界各國政府本來就都會透過各種優惠措施來達成必要的政策目的,我國政府也長期透過投資獎勵及租稅減免,扶植高科技產業,這對其他產業雖然不公平,對台灣而言卻是必要而且正確的選擇。
當然,優惠政策必須因時制宜,就像現在廣受批評的「18趴」,當年有政府財政的考量,希望藉此避免退休者都選擇一次領取退休金。當初設計就有不完全周延之處,後來時空背景改變,原本的補助卻沒有立即隨之調整,終於變成了被批判的口實,連蔡總統也因為曾經享受這項優惠而成為被批判的對象。更無辜的是,許多民眾根本不知道「18趴」只限於早先任職的少數人,誤以為這是所有軍公教人員至今仍都享有的福利。
沒有必要性的年金以及保險不公平的現狀當然要改革。目前軍公教人員自己的保費或提撥負擔是35%、雇主(政府)負擔65%;私校教職員自付35%、雇主(學校)負擔32.5%、政府分擔32.5%;勞工保險則是自付20%、雇主負擔70%、政府負擔10%;無一定雇主的勞工自付60%、政府負擔40%;農保則是自付30%,政府負擔70%。年金等改革的檢討重點當然就是弭平這些差異,同時也要健全財務結構。
我們支持公平正義的年金改革,程序正義是正義的開始。首先,蔡政府面對「九三軍公教大遊行」,須秉持「最會溝通的政府」初衷,對軍公教人員的委屈感同身受,真誠調整年金改革的方法及步伐。
其次,任何改革都應該以事實為根據,蔡總統應該要求政府部門在1個月內,提出各職業年金及保險的公開透明資訊,包括各種不同計算方式及適用條件與人數,杜絕汙名化歪風。
第三,年金改革應由行政院訂定原則,例如政府的補助立場,以及合理的所得替代率,再召集專業人士反推精算出幾種可行的方案,然後送交立法院審查通過。民進黨政府明明握有國會多數,卻喜歡玩黑機關遊戲,真是令人難以理解。以合憲方式推動年金改革,取代現在這個欠缺法源,又是以黑箱方式產生的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這樣才符合程序正義。
蔡總統說,年金改革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保障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都能有安定的退休生活。這句話我們完全同意。問題是,現在的年金改革不循正道、宛如鬥爭,連這一代都難有安定的退休生活了,又怎麼奢望下一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