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朱雲鵬專欄-當公民與道德變公民與社會 中國時報 2015年12月10日

還是有很多老師,以身作則,成為倫理道德的典範,感動學生,但這樣的老師愈來愈少:在家長和學生氣燄日盛的情況下,不少中小學老師求「自保」,傾向於把分內的事做好,不敢也不願對學生有太多的要求。

月前在出席工商業領袖三三會時,有記者就目前國內出口和外銷訂單連續衰退的憂心現象,詢問工總理事長許勝雄的看法。許理事長在回答時提及,台灣投資環境惡化,除了早先他曾提出的五缺(缺水、電、工、地、人才)外,特別提到還有第六缺,就是「缺德」。
依據報導,他向記者解釋說,朝野之間只執著於政黨惡鬥,完全沒有相互尊重、容忍的氣度,遑論為國內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他還說,現今社會氛圍,也讓人與人之間少掉了同理心與慈悲心,卻多了衝突、不滿、對立與矛盾;過去台灣強調「公民道德」,進而在行為舉止、思維價值觀都會自我約束,現在則是「想怎樣,就怎樣,不管別人。」整個社會變成我拉你,你拉我,「最終所有人都陷在泥淖裡,一起跌到深淵。」
過去許多工商業者在接受訪問時,只談經濟,不願碰觸其他議題。許先生願意用這樣白的語言來描述現況,有勇氣講出事實,真不容易。而且,道德是長期問題,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談,表示看問題看得很遠。
道德的培養,有很多的來源,可以來自父母和家庭,來自學校老師和書本教育,也有來自社會大眾的力量。台灣「過去」的確重視道德,無論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可以感受到對於基本做人道理的重視,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台灣是全世界當中,華人固有文化保存得最好的地方。
但無可諱言地,這種情況在變化當中。在政治上,惡性鬥爭是常態;衍生到媒體評論,也流於「鬥爭化」。有人稱為民粹,有人稱為媚民,本質相同,就是譁眾取寵。在社會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愈來愈不是常態,甚至看到子女為了財產而謀害父母的新聞。
有什麼辦法嗎?學校教育是一條路,但愈來愈不是一條可以走的路。還是有很多老師,以身作則,成為倫理道德的典範,感動學生,但這樣的老師愈來愈少:在家長和學生氣燄日盛的情況下,不少中小學老師求「自保」,傾向於把分內的事做好,不敢也不願對學生有太多的要求。
在課本方面,「公民與道德」早已被改為「公民與社會」。原來的道德,被西方社會科學(政治、社會、經濟等)的簡介所取代。部分小學課本,還把傳統的「五倫」當作「迂腐」來批判。中學課本更是全面採取西方社會的「道德空白論」,也就是課本為了不被貼上「說教與洗腦」的標籤,不教學生道德價值,全要學生自己做判斷。「公民和社會」課本中沒有「禮義廉恥」;學生聽到這四個字的地方,是國文課中顧炎武所寫的「論廉恥」文言文。至於其他做人道理,像忠孝、仁愛、信義等,都沒了。
所以,靠課本不可能,基本上剛好相反,要靠學校老師也難,最後只剩家庭和社會。家庭很重要,社會也很重要,例如男女或其他朋友交往,如果彼此都重視對方是不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有基本的道德素養,就成為自然制約的力量。企業雇用人或彼此間做交易也一樣,如果雇主重視、生意伙伴重視,就成為另一個制約力量。
社會上還有很多無形和有形的力量,想維護固有文化的道德傳統。很多團體、個人,包含宗教界,在這方面盡了很大的心力。我們還很驚訝地發現,在固有文化中,有一本作品引發了很大的重視。甚至有人鼓吹,只要學生把這篇作品弄懂了,這一生就有了明亮的燈塔指引,不會在做人道德上走岔路。
這個作品就是清康熙年間一位秀才李毓秀為了教導幼童的需要,所撰寫的一本教材,原名《訓蒙文》,後來稱為《弟子規》。在手機上,弟子規的APP多得不得了,其中還包含僑委會製作,在每一則訓文之後附上歷史典故或孝順、勤學故事的有趣版本。
弟子規最前面的24個字,就可以看出其精髓:「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翻成白話,就是做人為先,孝弟仁信為先,其餘都是次要的。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念再多的書,取得再大的功名,也不值得大家尊敬。重視培養孩子道德教育的父母,何不親自教這篇文章,給兒女學習做人基本道理一個機會,也給整個社會向上力量一個機會?(作者為大學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