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薛承泰/塵爆社會學 聯合報 2015-07-14

塵爆發生時警消投入搶救以及當場年輕人的相互支持與協助,這次媒體有了較多的版面,讓不同世代的人們對年輕人有了嶄新的看法。

八仙樂園塵暴兩個星期了,由於四成傷患燒傷面積超過百分之五十,此刻正是和死神搏鬥的關鍵,是否能度過危機,全民都在關心。
然而,就在這過程當中,不同的聲音出來了,有人指責政府大小眼,是不是因為事件大條,不論事發原因,慰問金就給的多?也有人指出政府提供廿天有薪假,給具有軍公教身分家屬便於照顧,難道其他人就不是「人」?在一個多元化社會,此類聲音不足為奇,問題在於這是伸張「公平正義」,還是唯恐天下不亂?
另外,從過去的經驗中,每當發生不幸事件,都會強調記取教訓的重要;於是,各界開始檢視現有法規的缺失,在民氣可用下很快就做了調整,甚至須立法院三讀通過,也不是難事。然而,草率修了法,並沒有阻絕不幸,反而讓一部法變得支離破碎,更重要地,這樣地修法只能為過去事件伸張「公平正義」,卻無法因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這些年來,追求「公平正義」成為社會主流,可是大都是以「批判式」或「修補式」來呈現,於是社會價值在亂中找不到「序」,對未來仍是充滿不確定性。幸好這次塵暴事件批判之聲較往常收斂,雖不知這是共體時艱還是政治精算?畢竟在亂中看到了「序」。
君不見,許多醫美診所在第一時間跳出,免費為傷者換藥,也有旅館提供給探病家屬免費住宿,遑論各地飛來的捐助以及器官遺愛世人的場景,帶給人們更多的感動,這些都是台灣的「善」與「生命力」的展現。
特別是塵爆發生時警消投入搶救以及當場年輕人的相互支持與協助,這次媒體有了較多的版面,讓不同世代的人們對年輕人有了嶄新的看法。
此外,那些不眠不休的醫護人員,背負著不只是死亡或病危人數的壓力,還須面對數以千計病患家屬的焦慮、恐慌與無助。此刻最該講「公平正義」是醫護人員,可是他們連基本休息時間都被剝奪了,即便在大家放颱風假時,他們仍戰戰兢兢協助病患度過難關!斑斑事蹟,令人肅然起敬,近年來醫病關係的緊張,相信因此將有所改善。
醫護人員的健康與長時間的壓力,政府必須重視,也需要大家來關懷,且後續數百名塵爆傷患仍須經歷長期復健,不能沒有他們。再者,除了復健,心理與社會的再適應也是重要課題,都需要精神、心理、諮商、社工等專業的介入。毛院長也適時指示「救人第一,不計代價;一人一案,長期陪伴」是現階段重要工作。
一個事件可以凸顯出社會的百態,塵暴事件除了暴露公安的認知落差,也可以從集體行為來理解。六月廿七日是星期六周末,參加彩色音樂派對,追求時尚展現熱情,對年輕人來說,是那麼地平常。如果那一天全面禁菸,如果粉塵沒有噴那麼多,如果天氣沒有那麼熱,…可能平和落幕,人們至今或許沒察覺危機的存在。

一個國家的發展也何嘗不是如此,集體行為的產生,很容易讓人失去警覺心。八仙塵爆有英勇的警消人員搶救,有優秀的醫護人員守護;國家的塵爆,只有四個字,「不堪想像」。不能讓這些寶貴生命白白喪生,如何從這個事件中,淬鍊出台灣的核心價值,能夠讓民眾看到國家治理之「序」,讓年輕人看到未來的希望,應該是給投入大選的人一個重要的啟示。(作者為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