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王文華/「肯亞」不在非洲 聯合報 2015-06-11

在台灣,公民意識、社群網站、智慧手機興起。年輕的一代,不再盲目追求功成名就。他們開始嘗試賺錢、花錢這無止境的循環以外的生活方式。

我沒去過肯亞,但最近去了「肯亞」。
這個矛盾的故事,要從一九九四年說起。那年,我剛拿到MBA,在紐約的金融機構做事,效忠資本主義。
因為身邊都是有錢人,我半吊子地學會了他們的消費方式,以為買昂貴的東西,就是品味。一個星期天下午,我逛到高檔藝廊集結的「蘇活區」。走進一家鞋店,看到一雙麂皮做的球鞋。
「這是最新款,用的是名牌包的材質!」銷售員說。
我毫不猶豫地下手。因為麂皮難保養,銷售員建議我買專用的防護液、鬃刷、海綿。我照單全收。
那晚我穿著麂皮球鞋參加party,很多人問我鞋在哪買的,我暗自得意。
一開始我當然細心保養,久了後就懶了。加上麂皮不能碰水,很多時候不能穿,所以幾次以後,我就束之高閣。
幾個月後,再經過蘇活區那家鞋店,發現他們在推其他款式。我的那雙「最新款」,已經過時。
麂皮球鞋,就像任何昂貴消費:別人的評價,轉眼變天;給自己的快樂,迅速遞減。
減到某一天,我決定回到台灣。我把在紐約買的很多有「品味」的東西送人,但留下了那雙麂皮球鞋。
回到台灣的前幾年,我在媒體公司做事,常接待國際巨星。在星光雲集的場合,我有回到蘇活區的幻覺,覺得自己很時髦很重要。
但事實上,唯一時髦重要的,只有明星本人。
當幻覺變成自覺,我離開了大公司。大明星其實不需要我,我想把我在企業中學到的技能,用在最需要企業技能的領域。於是,我開始研究社會企業。
同時間在台灣,公民意識、社群網站、智慧手機興起。年輕的一代,不再盲目追求功成名就。他們開始嘗試賺錢、花錢這無止境的循環以外的生活方式。
在實驗社會企業過程,我做了一個叫「Give and Take」的網站,把有資源的Giver和需要資源的人Taker,媒合起來。
一位年輕人在這網站上開了「舊鞋救命」專案,募集舊鞋,送到缺鞋的肯亞。於是在一個星期天下午,我從搬家紙箱中找出廿年前那雙麂皮球鞋,用防護液、鬃刷、海綿細心擦拭,然後捐給「舊鞋救命」。
我捐鞋的象徵意義,超過實質意義。我希望財富能夠流通、Give and Take能夠循環、肯亞的朋友,也能穿到蘇活的好鞋。
一個月前,專案發起人寄給我照片。廿年前那雙在蘇活區party上引人注目的麂皮球鞋,去了肯亞和烏干達邊境的「Elgon」山,穿在一位小學老師的腳上。老師體型比我壯,但穿著我的鞋卻如此合腳。
如過這雙鞋可以合腳,那麼其他的好東西,是不是也適合肯亞?
我在紐約看過財富的美好,希望台灣和甚至肯亞的人都能享受它。我在紐約也看過財富的貧乏,希望做點事來填補它。我和大部分人一樣沒去過肯亞,但心中都有一個「肯亞」。在那裡,情緒像動物一樣遷徙,功成名就後是空虛。心中那片黑暗大陸,用再多的麂皮球鞋和名牌包,都無法填補。

賺錢花錢的循環出現了破洞,時代的氛圍已經成熟,當我的球鞋踏上肯亞,我才明白:「肯亞」,不在非洲。(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