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廖玉蕙/掌握應對進退的分寸 聯合報 2014.12.31

邀約演講時,幕僚常在邀請信後方寫著:「請提供個人資料以供長官向聽眾介紹之用。」提供個人資料無妨,但讓人火大的是後句的「以供長官向同仁介紹之用。」
在沸沸揚揚的選舉及性騷擾新聞夾縫裡,我注意到一則藏匿其間的小新聞。中部一所高中校園午餐的主菜肉絲上,竟躺著一條藍色抹布,讓學生倒盡了胃口。業者回應時態度不佳,只不斷的說:「不然,明天加菜就好。」
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回應,其實在台灣的餐飲業不算特例。譬如:上餐廳點小菜時,侍者自顧埋頭複述菜名,從頭到尾沒和顧客對上眼,還以為他有特異功能,隨後卻將這桌點好的小菜端到另一桌去。
又譬如:在座有人不吃牛肉,刻意點了豬肉餡餅,結果卻端來牛肉的。服務生還說:「沒關係啦!算你們賺到。我們只會收豬肉的價格,牛肉比較貴。」也曾見服務生在顧客點菜時,還心不在焉地回頭和同事聊天。果不其然,其中一道菜久候不至,查了帳單後,該服務生毫無愧色的回說:「點菜的單子裡沒有這道菜。放心!沒出的菜不會給你們收錢的。」
更常見的狀況是,催促多次仍遲遲不來的菜,若是決定乾脆放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餐廳服務生都會進到廚房轉一圈後回說:「菜已經下鍋了。」
如此「正問歪答」的硬拗,正顯示服務人員素養的嚴重不足,既沒有禮貌,也欠缺敬業精神。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只見諸服務業;一般的公務員也常如此,只是場景由餐廳搬到辦公室。
譬如,邀約演講時,幕僚常在邀請信後方寫著:「請提供個人資料以供長官向聽眾介紹之用。」提供個人資料無妨,但讓人火大的是後句的「以供長官向同仁介紹之用。」照說應該是幕僚先設法蒐集資訊,提供給應邀者就著資料核實,再讓忙碌的長官照本宣科或自由發揮;如今反其道而行,演講者被迫幫著做幕僚的功課,感覺真的很差。
有些公家單位更誇張,來邀請擔任徵文評審,我特別先問篇數約莫若干?「大約廿至卅篇之間。」半個月後,繼續聯繫:「沒想到這次徵文還真踴躍,竟然來了一百多篇。」還來不及昏倒,三天之後的確認信裡,在不顯眼處他偷偷加註:「總計二五篇。」趕緊去信:「因乾眼症無法承受暴漲十倍以上的閱讀量,麻煩另請高明。」他倒是四兩撥千斤:「現在不能更換,上級公文都核下了。」我真想問他:「上級?是誰的上級?」
前些天,在大學教書的朋友在臉書上抱怨,接獲擔任系刊編輯的來信,要求:「提供散文課上學生的優秀作品至少五件,並徵得學生的同意讓我們刊登,麻煩您將整理好後的作品寄到我的信箱。」在兵荒馬亂的期末時刻,接到這樣的信件,已經夠讓人啼笑皆非了;當教授表示因為忙碌只能提供優秀作者名單時,學生竟然還問:「那作品呢?」分明是拿教授當他的助理了。
我也經常接到學生邀約演講的信:「我是□□學校學生,經過全校師生投票,你得票最高,請打電話給我,我來安排演講時間。」沒有前言,也無後語,高姿態地認定我會因為備受榮寵而欣然赴約。
這些學生如果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提醒與教導,出了社會,就會頻頻出差錯而不自知,變成上述那些讓人詬病的餐飲服務生或公教幕僚。因少子化,家長寵溺,加上學校教育通常只重視學科考試,忽略行為常規、禮貌與敬業的概念,若干年輕人常常大剌剌的,溝通時既抓不住重點,也不知掌握應對進退的分寸,這看起來彷彿是小事一樁,其實隱然關係著國家的競爭力,不可輕忽。
(作者為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