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研究倫理必修課 先打預防針 聯合報╱陳義華/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美國亞特蘭大)2014.07.15

台灣的學術環境並不算是此中之尤者,兢兢業業的研究人員仍然大有所在,出了這一樁醜聞,讓國際間對台灣有了個整體的負面刻板印象,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公平。

他山之石—負責任的研究行為
著名的國際《振動與控制期刊》一口氣撤銷了六十篇台灣學者發表的論文,這件事不只在台灣學術界掀起了驚濤駭浪,在國際間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連紐約時報都有一篇非常尖銳的報導。台灣教育界如何亡羊補牢?本人目前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開設「負責任的研究行為」(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課程,希望能夠提供一些經驗,以供國內參考。
其實這一門課的興起,在美國也才只有幾年的工夫。當初是源於「國家健康總署」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新規定,所有參與其研究計畫的學生必須接受研究倫理方面的訓練,用以維繫研究成果的品質和學術界的高道德水準。而且這些單位還強調,這一訓練必須紮實,由學生親身實地參與來完成,不能徒具形式,所以不是網路課程或幾場演講所能取代的。
本校從二○一一年開始,規定為這兩單位做研究的博士班學生必修這門課。關於課程的內容,可以說舉凡與研究有關係的課題都列入了,其大綱包括了「倫理基本觀念」、「良師與合作伙伴」、「資料管理」、「利益衝突」、「動物研究」、「人體研究」、「作者」、「同儕審查」、「不良研究行為」、「科技與社會」、「雙重用途」、「出口控制」等等。學生如果上了這一門課,對整個研究領域之中所有可能犯錯的時機和場合都一清二楚,等於是先打了一劑預防針。
舉例來說,關於誰才有資格當作者,許多期刊都有其嚴格的界定,電子與電機工程學會就要求此人必須是從頭到尾,從研究概念的提出到步驟的執行到論文書寫都要參與。執此而言,光是在一篇人家已經寫好的論文上面提供一點補充意見,充其量也只能被感謝,是不夠資格當作者的。另外,像某些一心只想畢業,缺乏研究動機,不肯動腦筋的學生,平常就照著指示埋著頭寫程式或收集數據,根本搞不清楚研究精神的來龍去脈,其實也只能被感謝,是不足以被列入作者名單的。
誠然,教育不足以完全杜絕鋌而走險之徒,仍然需要治標機制的輔助配合,但是百年之計才是釜底抽薪,扭轉風氣的根本之道,七年之病,必須求助於百年之艾方克有功。
這些年來,亞洲有好些國家在評鑑研究成果上走了極端,光以數量做為憑藉,造成了不少光怪陸離,烏煙瘴氣的現象,像是剽竊、篡改、捏造都已經不算是大新聞了,歐美學術界也往往不堪其擾。

坦白講,台灣的學術環境並不算是此中之尤者,兢兢業業的研究人員仍然大有所在,出了這一樁醜聞,讓國際間對台灣有了個整體的負面刻板印象,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公平。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握機會,趁勢引入美國最新的課程設計,好好教育研究人員,則未嘗不是否極泰來之機。將來台灣很可以在研究倫理上開亞洲風氣之先,甚或自濟濟人,幫助其他國家走出目前這一個惡劣的死胡同,則國際學術界勢必對台灣要有一番新的評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