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名家專論-大學是培養競爭力的地方林建甫 中國時報 2014年07月01日

高中以前的教育習慣了小範圍,習慣了標準答案,習慣比賽小心的考試。在小範圍的學習,可以掌握的很好,可是到了大學普遍適應不良......

今天是大學聯考的日子。現在不叫聯考,叫指考,指定科目考試。不過,一樣的競爭。在台大工作,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如何培養人才,大學生的素質是否下降?現在有四分之一台清交的學生念第五年,大學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最近發布「2021全球人才」調查,顯示台灣是人才失衡最嚴重的地方,這議題引起廣泛的討論。有人也拿統計資料說留學攻讀學位的人數大減,但遊學、打工的人數大增。因此批評,台灣年輕人沒有鬥志,追求「小確幸」,未來可能是台灣的「大不幸」。讀學位就一定有競爭力?大學如何培養有競爭力的人才?
首先,大學是培養知識能力的地方,不是培養書呆子,不是一味塞知識進腦子。現在的學生,可能在高中以前的教育習慣了小範圍,習慣了標準答案,習慣比賽小心的考試。在小範圍的學習,可以掌握的很好,可是到了大學普遍適應不良。大學一門課,期中、期末考,可能就是半本書,甚至好幾本書,學生沒有辦法消化,沒有辦法選擇重點、了解重點、記住重點、應用重點。這些都是基本功。研究所要求更多,念學位都要經過這些磨練,比遊學的隨隨便便,自然增加學生知識能力。
其次,大學生要有獨立思辨的能力,要會問問題。我們在台上,問學生有沒有問題,往往都沒有問題;有沒有意見,都沒有意見。不會問問題,害羞是可能的障礙,學生怕問錯問題,怕被笑。另一方面沒有問問題的習慣,我們的教育習慣單向的填鴨輸入,學生對於知識的來源,缺乏挑戰的精神。我好幾次到小學、國中去,可以感受到,小學的教育比較活潑,學生也敢問問題。但國中後,上課嚴肅多,問題也變少了。
要會問問題,才會鎖定問題、解決問題,問比學更重要。要跟得上講者,才能夠問問題。有時講者,講太快,藉問問題,可以讓他減慢速度,盲點可以釐清。我們不需要聽講者準備的所有知識,因為後續的都可以推理過來。讓講者幫忙把前面不清楚的搞懂,勝過回去帶一堆的迷惘。
眾所周知,課前有準備,就容易跟得上,就容易問問題。因此預習或是稍有準備都會勝過沒有準備。另外有思考、想過、比較過,問題就源源不絕而來。而學習新知識後,要與舊有的知識比較,融會貫通,最後也才能再創造新的知識。
第三,閱讀是培養能力最重要的步驟。現在的學生,只讀老師的上課簡報檔,只讀同學紀錄的共筆。不去讀教科書,遑論廣泛的參考書。很多學生寧願到補習班吸收別人整理好的知識,而不願從課本或廣泛的學習中自己去整理。進職場的考試準備,可能還說得過去。可是進研究所,這樣的學生要念碩士、念博士,實在有問題。現在知識的來源多元化,不一定要白紙黑字,3C產品、電子書攜帶更方便,但下功夫自己整理、吸收,還是必須的。影片所傳達的訊息,串流進來出去,看過後,最好也有些心得留下,否則過目即忘,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第四,思辨後要有思想。一般人太忙,無暇思考。但有競爭力的人不該思想淺薄。如何增進自己能力?我常鼓勵經濟系的學生要跟亞當斯密打手機,跟凱因斯即時通。當然這是笑話。我的意思是,跟在歷史洪流裡的傑出人物交往,從他們的著作、書簡,傳記、影片,了解他們的人生,來當自己參考的指標。跟同儕的往來,往往限於當代的眼界。可是從那些歷史大人物的學習,就可以提升到不同的層次。
最後,我想回答大學是否讀第五年?是否出國留學?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經濟學考慮邊際成本遞增,邊際效益遞減。在同一個地方待久了,學習的收穫的確會減損。呼應前面,其實我覺得年輕人只要肯出去,這就是好事。念學位、遊學、打工,都能培養競爭力。走出去,面對不同的環境,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更可以把一個人的潛能給逼發出來。但問題是,遊學,沒有深入的磨練;打工,沒有更好的機會,這些事情就該適可而止。
(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國政基金會財金組召集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