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傷痛,可原諒;不會遺忘 聯合報╱張耀懋 2014.06.06

我第一次這麼仔細端詳這正待展翅的年輕臉龐,卻已是一具冰冷的屍體。身上蓋的布,還汨汨紅。原來每天稿子上幾個鍵就敲出來的「失血」,竟這麼蒼白。
今天,是正翰的告別式,告別26年的短暫生命。
不過半個月前,帶著準MBA的期待,馬不停蹄地趕赴每一場面試,希望可以先在大企業裡找到一個小螺絲釘的角色,卻遇上一位要「做大事」的青年。
兩個想法、生長背景南轅北轍的年輕人,兩條平行線首度交叉,第一次目光接觸後,幾個家庭和社會,就被撕裂了。
和正翰很少見面,倒是他父親,我的舅舅,因年齡及家庭關係,從小一起長大。那天在太平間忙了兩個多小時,我第一次這麼仔細端詳這正待展翅的年輕臉龐,卻已是一具冰冷的屍體。身上蓋的布,還汨汨紅。原來每天稿子上幾個鍵就敲出來的「失血」,竟這麼蒼白。
白色,原來可以這樣碎人心肝。
舅媽早已哭倒無數次,癱在臨時借來的輪椅上;再哭,就不知道得再往哪兒癱才撐得住。因為心中的那個支點,那天下午就已崩落。
「社會不要再有第二個正翰冤死!」撫著碎了又碎的心肝,舅媽這麼說。
傷痛,或許可以原諒,卻不能遺忘。
因為忘不了,所以期能匯流成社會一股正向力量。
幾乎和北捷事件同時,美國也發生濫殺致六死的槍殺事件。「發現異常,通報相關單位」,這幾個八股般的文字,平日寫了千百遍;但兩個事件事前都已被警覺的親友通報到有關單位;美國警官上門訪談、台灣學校人員的關心輔導,卻攔不住悲劇的發生,通報防制網力有未逮,而且台美皆然,到底什麼類型的通報訊息與線索,需要什麼樣等級的專業人士介入協助,才能減少第二個正翰?其實都在考驗我們建構的通報網。
對於這類的凶嫌,我們知道得不多;能夠從少數存活者中可以歸納類型化的特徵更少,防治通報網的尾端面對這類幾乎「看不出異常」者,更顯無力。有時約談失敗,反而成為另一種背書的保證。
凶嫌,也是許多人的親戚,口中的「家人」。家人,就是可以用家庭的愛,可以一點一滴消融冰冷的容顏,融成一個人、一個真正的家人;並可以系統性地導入社會專業資源,在司法判決的有生之年內,了解這類型人格的心理狀態。那一定不是一次兩次的探視、聲明可以化解,而是一段艱辛的過程,一個完整的計畫,藉著家人與專業人員的協助,解開凶嫌的心鎖,科學化歸納成一些蛛絲馬跡;讓這些線索或許就更有助通報網內專業人員的評判籌碼;只要可能降低一點點不幸的發生,一個百分點、兩個百分點的比率降低,換算成這次傷亡,就是幾條人命。
「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正翰……」也希望社會再沒有第二個鄭捷、美國羅傑。
一路好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