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王正方/愛因斯坦如是說 聯合報 2014.05.16

現在沒人郵寄情書,不用忐忑地等郵差送信,春情發動就上網赤裸裸地講一番,外加視覺效果,實在沒情調......

愛因斯坦在一九五年代有一句話,大意是說科技迅速發展後,人類花更多時間與機器互動,因而變得愚癡。話說得相當重,當時並未引起爭論,那個年月沒有很多人沉迷在虛擬世界中。
六十多年後,愛大師的話真的應驗了。旁的不說,單就智慧型手機而論,它可以調閱資訊、寫簡訊、通話、玩遊戲、聽音樂、看連續劇、導航、下載資料編入自己的報告等,用處多多。捷運上、公車中、公眾場合,人們在你的前後左右低頭用手機,不可須臾無此君。
黏著手機不放已成為普遍現象。曾監督一位小朋友做功課,數學作業四個半小時還寫不完,以致睡眠不足,對自己也喪失信心。小朋友一邊做數學一邊玩手機,一下子回簡訊,又查看NBA的球賽進展,一心多用。於是執行鐵腕政策,將手機沒收,兩小時內他做完數學作業。
新科技帶來許多玩意兒,的確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打幾下鍵盤,資訊就在眼前;至親好友遠在萬里,視訊通話隨時面對面的聊天。一旦有這種方便,就永遠回不去了。現在沒人郵寄情書,不用忐忑地等郵差送信,春情發動就上網赤裸裸地講一番,外加視覺效果,實在沒情調。不用電腦手機的人已列入瀕臨絕種的動物。
與科技新玩意兒互動頻繁,確實產生諸多不良的副作用,可是真的如同愛因斯坦所講的,會使人類變得愚癡嗎?
愚癡的對立面是智慧,花大把時間玩手機、打電腦,知道許多不必要的資訊,應當不會增長智慧。獲得智慧不容易,大善知識說要經過戒、定、慧三階段,因戒得定,因定生慧。世間各宗教,都有專門論述,探討如何才能得「定」。深入修為,無論是做禮拜、祈禱、禪坐、念佛、持咒、閉關,莫不是想求得更深的「定功」,入定之後智慧現前。
靜下心來乃是第一要務,全神貫注不打妄想,一心不亂,心如止水,然後在雜念漸息,近乎空寂的當兒,或有所悟,大概就與智慧較為接近了。玩手機打電腦與上述的經驗相反,重在一個快字,手指飛也似的運作,心思更是飄浮,一刻也靜不下來。
現代人最怕寂寞,又懼怕與人做直接互動,就透過機器發展虛擬關係,便能放得開,暢所欲言?生活中排滿了忙碌行程,閒下來就打手機、上電腦,玩不費腦筋的遊戲,讀到的文字簡明易懂,沒有觀點或分析,看到的影像充滿了感官刺激,大腦的思考作用就隨之當機。瀏覽了大量電腦手機上的八卦,彼此見面談的還是這些東西,真叫作語言無味乏善可陳了。
長此以往智慧將從何而來,遠離了智慧豈不就與愚癡比鄰而居了?產生的後果是懈怠被動,大家已懶於思考,不做判斷。然後抱怨連連,縱有一肚子不滿意,也不挪動,宅在家裡上網寫兩句發洩情緒,成了現代人典型的生活寫照。
愛因斯坦大師的先見之明,怎能不令後人佩服?
(作者為電影導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